在沙河,道路升级改造后,人、车、货分流通行,提高了车辆通行效率。
沙河街道综合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路况。
在沙河,商圈分成三个片区,每个片区都有物流集散点,分别由3家大型综合物流公司统一管理。通过APP,商户可无缝对接完成下单、取货、运货全过程。
“哗啦,哗啦”,顺着广州大道中转入先烈东路,数十万人流、物流在此汇集。每天凌晨开始,720万件衣物流向全国。这里是华南三大服装批发集散地之一,90年代末期流行一句话:“服装看沙河,沙河一涨全国涨”。
从“一块布做摊位”自发形成的市场到集聚了24个批发市场的商圈,30年来,天河区沙河街道成为年产值300多亿的广州服装行业名片,也诞生了不少从白手起家到亿万身家的服装界创业“传说”。与此同时交通拥堵黑点和“脏乱差”曾一度成为沙河的代名词。
所幸,变化在悄然发生。从2015年开始沙河市场商户与周边居民有了愈发明显的感受:堵车黑点少了,开车通过濂泉路1小时车程变15分钟……现在对沙河的评价渐渐集中于一句话:路通了,人心齐了。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郭苏莹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刘力勤
1、 50万人次集聚的“双十一”市场一度“停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沙河大街还是自发形成的“沙河易市”。九十年代末期,由于靠近广州东站,物流条件极为便利,沙河大街被拆除,市场开始由零售向批发转变。
有经营者记得,2008年沙河最为知名的万佳服装批发市场,15年的经营权租金还是3万元。而今,热门档口15年的租金翻了百倍,更高可达500万元。
彼时,服装批发业正是发展黄金期,怀揣着家人凑的20万元南下闯广州的李显,正昏天黑地忙到深夜:黑色塑料袋装上货物,用浅色笔迹标明买家的收货信息,次日7点前通知发包工人将服装货物发走。
“手工发货、人力运走,车和人走一条道。拉包工从这个市场到另一个市场,要花一个钟;如果开车出沙河,要更久。”脏乱差,是李显对沙河直接的印象,也是很久以来,沙河撕不掉的“标签”:“一条路上,有车、有人、有摆摊的、卖小吃的,还有那么多货物,怎么可能走得快。”
占地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每天十多万从业人员,一百余家物流,约3000吨货物流向全国……庞大的物流、人流进出令“人、车、货”大战天天上演。
交通混乱也一度成为此地的“顽疾”。在过去,一提到沙河顶、濂泉路,不少的士司机就会面露难色:“不去,太堵了,进去没个把小时出不来。”若是执意要走,司机也只肯在广州大道口放下乘客。
沙河的早上,经常被被卸货工人吵醒。对于沙河居民陈阿姨来说,住在市场边,也成了困扰全家多年的“心病”。“小孩吵着要搬家。路上很多垃圾,无论外出还是回家,到高峰期没有个把小时进不来。”
庞大的“人、车、货”体量也给管理者带来了巨大压力。在2015年“双十一”高峰期,单日人流量达50万人次。从沙河街道办到辖区派出所、城管各部门不得不全员上阵,手拉手组成600人的人墙维持秩序。“下来,手都举酸了。”有城管队员说。
即便是这样,在2016年“双十一”期间,沙河市场也曾因包裹堆积如山,车辆进出和叉车作业受影响,一度出现“停摆”。
如同多数集中于人口稠密老城区的专业市场,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交通拥堵、临街占道、物流混乱、难扩规模,成为沙河服装批发市场转型升级面临的一道难题。
更有甚者,因服装市场集聚、早期缺乏规划,市场内“跑马圈地、见缝插针”式抢建造成消防隐患,成为隐匿在市中心的不定时“炸弹”。
“各个市场不相连,商户‘圈地’占道,走入市场如走‘迷宫’。到处是堆积的物料,一旦起火不堪设想。那时候我听到消防车声音就着急,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提起此前的情形,沙河街主要负责人说。
不单是沙河服装批发市场,实际上广州大多数专业市场都弊病缠身久矣。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如今的专业市场大多集中在人口稠密的老城区,邻街占道、物流混乱、难扩规模等,都成了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障碍。整治与转型迫在眉睫。
2、 从市场拆墙到物流“触网”
如今的李显,已经是年销售额数千万、中国风服饰销往全球的李老板。在他看来,曾经的沙河与现在的沙河更大的区别就是“物流通了”“路不堵了”,受益于此,“货到得快,客户的返单也快多了”。
这也是不少商户与买手的心声。做女装直播的刘阿姨说:“因为交通和环境,以前很多人都宁可去价格更高的十三行拿货,也不愿来沙河。”2014年,随着市场快速发展,城市中心交通不堪重负,环境成了制约沙河发展的关键因素,整治的压力如影随形。
人、车、物,对应的是交通、消防、人员与物流四大问题。2015年10月,广州市天河区成立沙河地区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以问题导向、源头治理的方法,逐个击破。沙河批发市场周边路网呈“五横五纵”格局,这些路网如同“血管”,关系到沙河每天约3000吨货物流转的效率。打通“血管”,疏通占道的人与物是关键。
疏通人流,沙河的整治从拆墙开始:为减轻主干道的交通压力,街道协调万佳、长运等拆除服装批发市场内的墙,寸土寸金的档口摊位改为市场内部通道。部分货物、人员、车辆不必走上主干道,缓解了主干道路交通压力。市场打通了,消防问题迎刃而解。
2016年底,道路的升级改造工作全面启动:按照“人车分流、各行其道”的思路,机动车道上设置了“广州更高”隔离护栏防止行人横穿马路;人、车、货分流通行,提高了车辆通行速度。
更深层次的问题来源于物流。沙河现货进出的交易模式下,手推车与黑胶袋依旧是30多年如一日的“标配”。在现代物流发达的今天,传统的人力打包、装卸、搬运却依然承担着24个市场绝大多数现货的进出流转,效率低下、难守秩序。据统计,原有大小快递物流点共176个,其中,有固定经营场地的快递物流点仅13家,其余多半是路面无证物流收集点。“一百多家物流抢生意,在路边、在小区抢货收货占道。没有统一的物流点,路就通不起来。”沙河街道商会秘书长何创发说。
规划物流,沙河请来专家外援,有了统筹思路。2016年4月,天河区邀请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专家,召开沙河地区交通组织优化及物流提升专项会议,确定了“引入现代物流,促进产业升级”的总体思路。
活跃在沙河商圈的拉包工小何,如今不再依赖熟客的电话通知穿越大半个市场去拉货,而是手机就近接单后,统一调度上门。曾经半个多小时的路程,如今缩短到10分钟。“效率高了,收入也多了一两千。”
日昱物流的运送车辆,也无需沿街装货“人车争道”。在万佳服装市场的日昱物流理货区,GPS调度系统将装载速度到秒,定位,提升效率。
这些都是沙河“触网”,引入现代物流的缩影。整合了“服装市场+物流企业”的新模式,以互联网技术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在沙河,商圈分成三个片区,每个片区都有物流集散点,分别由3家大型综合物流公司统一管理。通过“沙河物流在线”APP,商户可无缝对接完成下单、取货、运货全过程。
APP实现“商户下单—物流企业接单派单—手推车接单上门取货”的无缝衔接;一辆5吨货车从装货到出仓不到15分钟……万佳服装市场物流的相关负责人说:“沙河智汇物流平台APP上线后,成功控制出入沙河运力约30%,还路于市。”
历经三年多的综合整治,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沙河目前的变化:辖区内主干道车辆通行速度提高了5倍多,总警情数连续三年逐年下降。得益于综合治理,服装批发市场出入货源总体呈稳步增长。据统计,2018年10-11月,整体货量高峰由日均3040吨同比增加至4600吨左右。
3、 “人心拧成一股绳”
如今的沙河,街头维持秩序的人群中,不仅有来自综合治理队伍的执法人员,也有一支由20人组成的特别队伍,他们扛着“商会市场巡查督导队”大旗,奔走在街头巷尾和市场之间,成为沙河秩序的自觉维护者。他们是从市场、商会甚至拉包工人群体中自发志愿参与管理的“市场督导队”队员。
就在几年前,这样的情形对于何创发来说,还是一个“想都想不到”的场景,“我们见证了沙河多年的整治,老实说,无论是市场还是商户,最初都抱着怀疑的态度。”
“曾经,喊一声‘兄弟别横穿马路’,换来的可能是一顿痛骂。整治中触及各方利益,执法人员工作开展困难。”各方人员一盘散沙的局面,正是全体管理人员当时面临的管理难题。
每天,数以千计的手推车拉包送货的工人将货品送到各个物流集散地,运往全国各地。而从拉包从业者到市场管理处、档口货主、物流公司,整治无一不涉及多方的协调和沟通。
“市场管理者是租赁方,他们想管不敢管;拉包从业者都是个体户,要管无处管;整治市场又涉及到档口货主的利益。”曾在沙河待了20多年的居民王先生说。
2015年,沙河建立综合治理队伍和相关配套制度,成立了“天河区沙河地区社会治理综合整治指挥部”,根据天河区大力推行的“一支队伍联勤执法”管理模式,加强各部门间协调联动,进行日常守点和巡查。
如何将“一盘散沙”凝聚成一支队伍?近年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整合社会力量,在党建引领下,各方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成为沙河街道全新的工作模式和思路。
2017年,沙河地区综合整治办和沙河商会两个党支部成立,进一步强化突出党的领导,构建沙河街区域化党建共建格局。发展一线从业人员为党员,充实基层党组织力量。
行业企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使街道从主导型角色转为指导型角色,充分激发出社会的内动力。在沙河,成立了多支党员带领、商户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志愿者队伍,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明显。无论在“双十一”前后的货运高峰期,还是日常常态管理,从商会、市场到拉包从业者,都主动参与其中。
“整治中,党员带头。人心拧成一股绳,沙河有了主旋律。”提到这一变化,沙河街道主要负责人说,“党建引领,让大家有了归属感。政府对沙河地区治理‘一支队伍联勤执法’的成效,让路通了、物流流转更顺畅了,大家尝到了甜头,自然自发地加入到协助整治的队伍中。”何创发松了一口气:“原来政府不是要把市场关闭,而是为了让它更好地发展。”
4、 “拉力君”以沙河为家
来自河南的老刘是沙河两万多名“拉力君”的一员,去年10月,经过线上线下投票征名活动,像老刘这样在沙河地区从事装卸打包服务的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拉力君”。
“以前别人都叫我们‘拉货的’,‘拉力君’这个名字让我们感觉到越来越被社会认可了。”从事装卸打包10多年的老刘说。身份新认同带来的还有看得到的福利,一千多名物流装卸打包从业者获免费手推车。
在沙河,拉包从业者是特殊的存在,不少人是从外地来到广州,作为个体从业者数十年从事拉货工作。2015年之前,沙河地区手推车拉包从业人员因为拉货、丢货、冒领货物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数不胜数,这一直成为沙河地区城市综合治理的老大难问题。
老刘不仅有了新名字、新推车,也有了“新东家”。沙河还将手拉车的从业人员纳入到物流企业管理,以三大物流中心为试点,通过手拉车APP信息平台进行分单,协调整合手拉车资源,统一工衣、统一证照、统一管理。
“来了广州十几年,早就把这当家了,孩子在这边上学,很多老乡也在这。”提起在广州的生活,老刘说。
在“拉力君”群体中,87.3%都是来自河南驻马店市的正阳县和平舆县。为采取更多措施保障“拉力君”这个群体,让他们安心在广州工作,去年,沙河街道与平舆县、正阳县启动共建手推车务工人员服务站,建立协同服务管理机制,目前,已有两名来自驻马店的干部作为“娘家人”来到广州驻点,更好服务“拉力君”群体。
近年来,天河区在全市率先推出“一支队伍联勤执法、一个平台指挥调度、一张网格精细管理”的基层治理新模式,运用科技手段不断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而“拉力君”群体,在其中也成为“主力军”。
2018年3月,在沙河街综治委指导下组建的沙河商圈手推车群防群治队伍,到目前已经发展到4300多人,他们在沙河服装商圈社区治安、平安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天河区划为2337个网格,利用社区网格化管理,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风险防范化解网络。其中,沙河街“沙河拉力君服务队”即成为“广州街坊·群防共治”的4个天河代表品牌之一。
以前人们眼中无序作业的“拉包工”,逐渐成为遵纪守法、服务规范、敬业有礼的“拉力君”,成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力军。
▶记者观察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沙河实践
从乱到治,沙河服装商圈之变,始于交通整治、物流优化,成就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模式。而从“拉包工”变身“拉力君”这个看似微小的更名中,实则是近年来沙河服装商圈巨变的一个生动体现。
自2015年以来,沙河地区重点治乱,开展社会治理综合整治,通过对物流的优化提升、道路升级,对手推车从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让物流装卸打包群体在主体意识上发生了巨大转变,从而真正地融入到沙河地区群防群治新格局中。
沙河的转型升级仅是广州专业市场转型的一个缩影,“吐故纳新”成了关键词。从难题到破题、解题,反映的是由“乱”到“治”的蝶变过程中,沙河地区如何成为联动多元力量推动商圈治理的样本,更是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缩影。
正如沙河街道商会秘书长何创发所说:“环境从无序到有序,交通整治从事不关己到事事参与,商户心态从怀疑到感恩,这都是沙河整治带来的甜头。”
近年来,沙河以党建为引领,社会组织、市场、商户、“拉力君”齐参与,着力推进营造专业批发市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贡献。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有着深厚的商业积淀和物质底蕴,全市遍布众多大小专业批发市场,人流、物流、资金流大,商品交易专门开放,地区经济繁荣。深化专业批发市场综合整治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
沙河服装批发市场之变,只是专业市场转型的步。未来,依托现代物流发展,传统市场现场、现金、现货的交易模式还将进一步被颠覆,高度集聚的专业市场将往结合网批和电商的展贸化发展。
在沙河街道主要负责人看来,批发市场经营方式与业态正发生变化,而沙河实际上有自己的优势,“目前,沙河集聚了多样化货品,同时又具备了全国各地客商、商户、物流的资源。展望未来,批发市场发展趋势将从批发贸易转向展示贸易和平台化交易。而只有通过不断转变、优化才能提高市场活力,集聚要素与资源,发掘出更多的空间。”
他期待,未来,在珠海生产的衣服不用再运进沙河,只需外地客商在沙河摆版看货、完成交易,珠海工厂的衣服就会直接运到客商所在地,沙河将彻底变成信息流、资金流汇集地。
上一篇:两湖 下一个“沙河”
下一篇:中国地理:辽宁省(铁岭篇)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