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迎泽酒水招商平台_吉尔康!
sitmap   |    RSS   |    网站地图
酒水招商平台_吉尔康

迎泽在泸州,寻找酿酒老作坊

泸州老窖从何而来,因何而兴,何处新生。

癸卯年农历闰二月初二,时值阳气生发,万物生机盎然,俗称“龙抬头”。

迎泽白酒行业,“龙抬头”已成为一个特殊的印记——每年的这,泸州老窖都会举办“国窖1573封藏大典”。

庄严的擂鼓从凤凰山上传来,鼓点落在泸州城的每个角落。

一如数千年来,酒与这座城市的交融共生。

很多人曾有疑问:“泸州老窖到底在泸州的哪里?”

于是我们决定深入泸州,一探究竟。好酒地理局团队在几天的时间里用脚步丈量,走过酒城或繁华或寂静的大街小巷,走近无数口来自不同年代的老窖池,终于触摸到泸州老窖数百年来的发展变迁。

泸州老窖的位置之所以神秘,其实是因为与酒城交融太深,它隐藏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而每处“藏身之地”,都呈现了泸州老窖不同的生命状态。

01|小市寻“坊”

长江在泸州城画了一个大大的“几”字,沱江由“几”字左上角汇入,泸州老窖明清酿酒古作坊、老窖池群、天然藏酒洞,就密集分布在两江之畔。

小市在沱江左岸,这里下大街96号,坐落着一所其貌不扬的老房子,远远望去,几乎和周遭建筑融为一体。

走进后发现,无论是斑驳墙面,还是锈迹斑驳的门环,似乎都在无声地表达着时间在这里留下的记忆,而门头的木匾和旁侧的石碑,则清晰地指明了它们的岁月年轮——这里是清代酿酒作坊醇丰远。

今天,这里作为泸州老窖的7007号车间继续生产,里面的窖池从清代连续使用至今。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种老酒坊是一种很特殊的“国宝”——从门前走过的人,大多会不自觉地翘首以待,去寻觅那份满载时光而来的酒香,就像100多年前一样。

对作坊里的老窖池而言,持续使用便是更好的保护。

泸州老窖正是在这遍布泸州境内的36处老作坊基础上公私合营建立起来的,这其中有16处明清酿酒作坊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坐落在什字头街的生发荣作坊,起源于清咸丰年间,由泸州陈氏家族创办,民国时期,陈氏子孙陈光钰接手经营,一直到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外观来看,生发荣要比醇丰远低矮些许,其内部因地势而分两级,地面和窖坎由青石铺筑,今为泸州老窖的7008车间。

鸿盛祥、富生荣是两家毗邻的清代作坊,比肩并立在今天的过江楼巷。

鸿盛祥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据说创史人梅洪钧本是世家公子,自幼敦敏、聪慧,被家族寄予厚望。但他本人心性洒脱,热衷于饮酒作诗、游山玩水,无意仕途。到了知天命的年岁,他在泸州购宅置地,差人在自家宅第里挖了窖池,请来技师酿酒,以供自饮和会友。

由于酿出的酒却分外绵甜醇和,引得好酒之人前来讨要,梅洪钧干脆挂牌酿酒,做起了酒坊掌柜,打出鸿盛祥的名号。

如果说鸿盛祥是一位逍遥客的志趣,那么与之毗邻的富生荣,便是一位父亲的爱女之心。清乾隆年间,一代名绅赵康泰开办富生荣作坊,后把它作为女儿的嫁妆。

这两处作坊成了今天泸州老窖的7009车间。

与7007~7009车间相比,坐落在新街子街的泸州老窖7010车间,要“恢弘”许多。车间内部是三跨式的布局,挑高近乎两层楼,窖池整齐排列,那里原本是三处老作坊,即协泰祥、裕厚祥和永生祥。

老作坊周围,还有零星没搬走的小店。7010车间斜对面,是一家商品不多的副食店,四五十岁的老板坐在店里消磨午后时光。从他有记忆,几处酒坊就矗立于此。

与今天的酿酒企业不同,明清时期,酿酒槽坊大都是“前店后坊”的格局,集生产和销售于一身,要想生意兴隆,要在人多热闹的地方选址。

因此,密集分布的酿酒作坊,可以视作繁华的注脚。

泸州文史研究者陈鑫明曾在文章中提到,宋代,小市已经成为沱江更大的水运码头,滇黔商客往来于此,商船官舫泊于码头。

鸿盛祥、富生荣所在的过江楼巷,就上连茶马古道,下通长江,是古时经商往来的官道,也是必经之道,要到渡口过江,只能从这里通行。

“百斤黄鲈脍玉,万户赤酒流霞。余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宋代诗人唐子西写下这首《题泸川县楼》,诗中的“余甘渡”,就是小市一带的码头。

小市的繁华,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酿酒业的繁荣,也与此不无关系。

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的沱江,奔流700公里,在泸州汇入长江。而小市,便萌生于两江交汇处,因此见证了泸州最为鲜明的地理特征,也承载着泸州不在少数的历史人文。

|泸州城沱江日出

“沱江,自成都而来,沿途带来了自贡的盐和内江的糖,坐上长江的船,糖盐贸易就算完成了一半。”供职于泸州老窖的景俊鑫,是位考古学硕士,他曾在文章中如此描述泸州两江交汇的重要区位。

此外,小市的商业氛围,与宋代宽松的商业氛围密不可分。宋神宗年间,朝廷批准泸州茶马互市,短短几十年,泸州便孕育出60多处草市(城外的集市)。

如今的小市,已是整个泸州最老的区域之一,随处可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房子,套在圆圈的“拆”字,已经画在很多建筑的墙壁、门板上,人们搬走了,有些商铺已将新址留在墙上。

而散落在此的老作坊,似乎依旧如一位老者,看着周边的云起云落而自然淡定,照旧酿着自己的美酒。

坐落在卿巷子附近的蒋兆和故居陈列馆,与老作坊同为文物保护单位。(离生发荣步行距离步行370米,到醇丰远还要更近。)下大街上的蒋兆和学校、滨江而建的蒋兆和路,无不印证着这位现实主义画家对泸州人精神世界的影响。

作为几处老作坊的“兄弟单位”,蒋兆和故居所呈现的历史,也让我们对泸州酿酒业有了更多感触。

令人感喟的是,纵使山河破碎,那些安睡在老作坊里的古老窖池,却得到了完好保存,顽强地延续着泸州酒脉。

在明清两代,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酿酒作坊。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在历史演进中悄然消失。相比之下,泸州老作坊的传奇性,恰恰在于挺过来漫长岁月里的种种不确定。

今天的蒋兆和故居,院内清雅、幽静,很难想象蒋家人曾在这里经历过何等艰难。

陈列馆里的一位工作人员,同样出生在小市一带,“小时候天天从生发荣门前路过。”

他还记得,那时候的老作坊十分破旧,墙面残损,“难以描述”,后来经过谨慎的修复,才成为现在的样子。

“但窖池一直都在那”,他说,这种老窖池是真正的“活文物”,不能随便改动,否则会影响微生物。

他曾在三星街干过一段时间保安,有机会走进仍在产酒的老作坊,也接触过那里的酿酒人,因此比较“内行”。

站在故居院中,可以听见中码头农贸市场的喧哗如今的小市日趋寂静,最有烟火气的,恐怕就是老作坊里热火朝天的劳作、茶馆里的麻将声,以及这片菜场里的热闹气氛。

02|“心脏”营沟头

如果说小市是泸州老窖刻于酒城的历史印记,那三星街就见证了浓香鼻祖从未断续的传承。

三星街位于两江夹角中,从长江左岸延伸至泸州老窖旅游景区。

始建于公元1573年的国宝窖池群就位于此处,面朝长江水,背倚凤凰山。

这里的街道布局,保持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模样,目前的景区门岗处,就是当年的董家茶馆,那里曾是酒坊商人们谈生意的联络处,茶盏棋盘间,是泸州酒业后来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轨迹。

这一片留存了5处老作坊,泸州老窖的酿酒车间从这里开始编号。7001号车间,就是温永盛烧坊(舒聚源)的旧址,在车间入口的两角飞檐下,“中国窖”的牌匾高悬。

车间主任陈飞说,“进入这个车间,就感觉和外面是两个世界,与世隔绝。”

作为泸州最古老、也最负盛名的古老烧坊,温永盛烧坊(舒聚源)旧址是泸州迎泽白酒、乃至整个浓香型迎泽白酒可以追溯的根脉所在,这里的老窖池,最老可追溯到明万历元年(1573年),国窖1573的品牌历史就是从这里说起。

在车间二楼的参观通道里,有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和1573国宝窖池群传承至今的时间,分别是450年和699年。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自公元1324年以来,经泸州老窖24代人传承、历699年而不衰。自公元1573年起持续酿造至今,450年从未间断的1573国宝窖池群被称为行业“活文物”。

身处7001车间,偶然一瞬,会觉得有些恍惚。古老的窖池、古老的生产方式、明显陈旧的晾堂和墙上的花砖、酿酒师的布鞋和复古衣裳……一时间令人难辨今古。

同为老窖池,但不同于清代窖池趋于标准的规格,明代窖池大小不一、形状千奇百怪,除了常见的长方形,还有正方形、“L”形等。这些“异型”窖池,恰是古老的符号。

7001,是16家国宝单位的起点,也是泸州老窖的起点。

于是,它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泸州老窖的品质制高点。

供职于7001车间的班底,被称作“国窖班”。“国窖班”是酿酒行业的“重点班”,当然也是“学霸班”,名校生、硕士生在这里比比皆是。

从7001车间走出去的车间主任们,都在泸州老窖生产体系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是现在的技术骨干,也将是未来的技术带头人。

泸州老窖把最宝贵的窖池和酿艺,传递到这批高学历年轻人手上,他们既能接受老师傅的口传心授,也能将泸州老窖带向更加科学、更加科技化、更加高质量的未来。

这里是迎泽白酒行业最传统的地方所在,也是最创新的地方所在。

陈飞等年轻人们对泸州老窖传承的“双国宝”如数家珍,最年轻更的力量,整日与最古老的窖池作伴,这种反差,其实是泸州老窖长期发展的领先意识,更是泸州老窖传承的真谛

除了对温永盛烧坊的沿用,鼎丰恒、洪兴和,以及凤凰山上的永兴诚,也分别成了今日的泸州老窖7002、7003、7004号车间。

春和荣作坊里,交织着一段泸州人尽皆知的红色革命故事,作坊主李华伯是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16代传承人,他曾带头在泸州地区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被誉为“红色资本家”,还曾被任命为泸州市副市长。

李华伯有个六妹叫做李青林,解放战争时期,她不幸被铺关在了重庆渣滓洞,在狱中,李青林机智勇敢地应对了敌人的多次刑讯。1961年出版的小说《红岩》,里面人物李青竹的原型其实就是李青林。

凤凰山腰上,7004车间旁边,有一个用玻璃房罩起来的考古现场,是2020年无意中发掘出来的三座宋代古墓,里面陪葬有手执酒壶的石像,这说明至少南宋时期此地的酿酒业已然兴旺发达。

对于当地人而言,他们还是喜欢称凤凰山下这一片为“营沟头”。

人人都知道,营沟头是泸州老窖的心脏和灵魂所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天之美禄,浓香圣地。

03|融合与未来

1573国宝窖池群在“几”字的左边,位于龙马潭区罗汉街道的泸州老窖罗汉酿酒基地在“几”字的右边,紧邻长江,两地约莫半小时车程。

早在唐代,这里就是一个水码头,因罗汉寺而得名为罗汉场。

以前泸州人要从城中去罗汉场,更佳路线是从馆驿嘴——沱江和长江的夹角江处登船,经5公里水路便能抵达。

当地人写记录道,“1949年前,罗汉场的古渡口特别繁华,客流量更大时,每天可运送旅客数千人。”和小市一样,热闹的码头自然是最早的“商圈”,也是酿酒老作坊聚集之地。

36处老作坊中,有9处分布在罗汉,数量不少,但我们却很难找到它们的踪迹——如果门口没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的话。

|在泸州,很多的文物是和人们的生活融合在了一起。图为四川泸州,泸县大田乡龙华村,泸县雨坛彩龙舞龙队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脑桥上,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因为在上个世纪80年代修建罗汉基地时,老作坊已与现代化厂房融为一体,外观别无二致,只有酿酒师傅们知道,同一个车间里,哪些是上百年的“老伙计”。

而那9处老作坊,就成为罗汉基地的标尺,以它们上百年的历史决定了整个基地的布局、车间的规格、窖池的大小,以及更优质的酿酒微生物。

时间再回到2008年,泸州老窖封藏大典仪式在这一年开启,这也是行业以祭祀酿酒先祖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形成的文化仪式,此后每年二月二这,泸州老窖皆要“龙抬头”,祭祖、拜师、封藏。

这是泸州老窖的传统,也代表了这个行业的传承。

亦如泸州老窖1573国宝窖池群持续酿造450年一样,生生不息。

|在1573国宝窖池群持续酿造450年纪念LOGO中,一条莫比乌斯带将“国窖1573”和“450年”环绕其中。莫比乌斯带是只有一个面和一条边界的曲面,象征着永无止境的无限循环,这与泸州老窖传承近700年、微生物生生不息的“续糟发酵”工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此次寻找泸州“老窖”之行,只看到了部分老作坊,但几乎每一家,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走进这些老作坊,可以在这些尘封的故事里,获得许多鲜活的感受,关于泸州酒史,关于泸州的城市性格,也关于泸州老窖的底色。

在老作坊里,我们看到泸州老窖从何而来,因何而兴。在黄舣,我们看到“老窖新生”。

这本是一场寻找泸州老窖“老窖之行”,却借由老作坊或漫长或丰富的历史,看到了一个古老的、鲜活的、具象的泸州老窖。

  • 白酒动态
  • 啤酒动态
  • 红酒动态
首页 |白酒招商 |啤酒招商 |葡萄酒招商 |养生酒招商 |特色酒招商 |OEM定制 |酒水供应 |品牌企业 |糖酒展会 |酒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