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迎泽酒水招商平台_吉尔康!
sitmap   |    RSS   |    网站地图
酒水招商平台_吉尔康

迎泽战友情长,相见不易一一李登元寻找老班长的故事

作者高万山

▲50年老战友再相聚。

几十年来从未忘,

克服万难找班长。

山穷水尽疑无路,

天各一方隔空望。

柳暗花明又一村,

喜鹊枝头来报春。

邀战友万里来沪,

行千里相迎到申。

▲柯祖松(左)与李登元(右)在黄浦江边留影。

柯祖松,现年78岁,1963年入伍,1969年从铁道兵52团卫生队退伍后回到福建省大田县桃源镇杨坑村务农。

大田县别称“岩城”,讲闽南语大田话。位于福建省中部,面积2294平方公里,辖6个乡、12个镇。自然实体为“九山半水半分田”,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75座,峰峦叠嶂、山峻水秀,是闽江、九龙江、晋江三大水系支流的发源地。是客家早期的聚散中心,被称为“客家祖域,海西明珠”。客家话主要为桃源话,桃源话属闽南话即客家话。

杨坑村位于桃源镇的南部,距镇11公里,分布成3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不足千人。这里山深林老,土地贫脊,人迹罕至, 交通闭塞,与世隔绝,邮路不畅,信息全无,人即使进得来,也很难出得去。

听那里的老人讲,旧社会有钱人家妇女出门走亲戚,有鞋也不穿,把鞋背在肩上,临到亲戚家门口才穿上,是怕山石路磨坏鞋子,可见男人出门都是光脚。再看看这里村名,叫杨坑村、前厝坑村、下举村。坑即低洼之地或山洞,厝是安置、停柩、磨刀石之意。闽语“厝”字是表示具体的居住地。

柯祖松自从退伍,在杨坑村一呆就是几十年很少出过远门。最多走几里山路到村部旁边小卖店里买点日用品而已。现在山村面貌有较大改观,水泥路已通到行政村,村里也开通了程控电话。

年已古稀的柯祖松,越发思念战友,常常夜不能寐,尤其思念同在一个科室的战友,当年两三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犹如亲兄弟一般,回忆起过往,依然记忆犹新。思念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虚幻存在的感觉,好似“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然而只能望空兴叹。

无独有偶,在祖国的另一个地方的月亮下,也有一个退伍老兵在思念着他的战友柯祖松。他就是64年入伍70年退伍,安徽省淮北市职业病防治院主任医师李登元。他与柯祖松二人都是铁道兵52团卫生队调剂员,同在药房工作。

柯祖松既是他的班长,又是他的入门师傅,也是其入党介绍人。李登元17岁入伍,还是个懵懂的玩童,柯祖松似兄长一样对他无微不至地关怀。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柯祖松69年退伍回到福建老家,当时李登元在部队已是独当一面,业务精技术良的老兵,成了68年入伍的林玉祥的师傅。70年李登元退伍后,上了大学事业有成,一切来之不易,都与老班长柯祖松的关心和培养分不开的。知遇之恩,知恩图报是一种善良。工作闲暇时,常常想起老班长,并发下宏愿,一定要找到老班长。

▲52团卫生队战友留影。

若大一个福建省,人海茫茫,只有一个名字,寻人谈何容易。苦于没有了通讯地址,直到90年代中期,听说北京战友搞了一册铁道兵战友通讯录,他如获至宝,从头翻到尾,没有找到柯祖松的信息,但找到了福建同乡的铁道兵龚天柱军医,与龚通信了解有关柯祖松的消息,回复竟没有半点信息。

随之又去信浙江同期退伍的王宣忠战友,因他和柯是好朋友,得到的回复是从69年分别后一直没有联系。就这样前前后后写了多少信问了多少人已记不清了。

战友情结时时刻刻在他的胸海里萦绕,2006年他从医院退休,没有了工作压力,同时有了充裕的时间,李登元又开始了新一轮寻找,他多次分别给福建省蒲田市人民武装部、人事局负责人、档案室、退役士兵管理科等部门及大田县武装部各职能部门写信,恳切希望帮助查找柯祖松的家庭详细地址。

信寄往哪里,他的心一同飞往哪里,每一封信都带着他的希望,结果很残酷,寄出的信就像放入大海的漂流瓶一样。

紧接着他又改变寻找方式。2006年至2007年,不断从大黄页上寻找相关线索和电话号码,有目标地多次打电话去福建省蒲田市武装部,仙游县武装部,秀屿区武装部等多单位查找老班长消息。

只听电话那头唯唯诺诺,也不知听懂了没有。李登元不会说福建客家话,用客家话叫柯祖松应为“库页托索琼”。 也可能是福建人听不明白淮北普通话,结果查找又告失败。

李登元找老班长屡找屡败,屡败屡找,痴心不改,无怨无悔,直到地老天荒,乃然信心满满。

▲七七届一班合影。

一晃多少年过去了,时间来到2017年,安徽省蚌埠医学院七七届同学毕业四十周年聚会。李登元是本届一班班长,党支部副书记与张成英和李玉琴两位教授是同班同学,在三人共同努力下,找齐了七七届九十多位同学。

这是一次难得机会,聚会结束后,他向同学们介绍有位战友失联四十八年,通过多种途径、各种方法均未找到,请各位老同学想想办法帮帮忙,张教授和李教授对李登元要找老班长的事也很关心,师生齐上阵,真是人多智广。

其中一同学说,福建山高水远,那边必须有人帮忙,否则非常困难。一语道破玄机,让李登元茅塞顿开,山不转水转,利用当地人找当地人,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好处。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机缘凑巧,一位女同学的丈夫在福州大学任博导,被李登元矢志不移地寻找老班长的事深深地感动,这样的好人一定要帮忙。他亲自联系在蒲田、三明、大田等地方的历届大学生、硕士生及博士生弟子。

发挥地缘优势和人脉优势,一张找人的大网悄悄地拉开了。他的一个学生是蒲田人,通过公安部门的熟人,几经周旋终于找到柯祖松的准确信息。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人生如戏,一切仿佛都在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在淮北市隋唐古镇留影。

得知柯祖松已买了一部老人机,2018年3月份的,李登元与柯祖松通上了电话。五十多年后的今天,重拾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那段难忘的情怀,一起回到尘封了18000多天的故事长廊。

听着那熟悉的声音,在爽朗的笑声中,回忆慢慢拉开,往事如云如烟,不管世事如何变幻,战友的笑和泪,血和汗曾经共同战斗的画面,始终牢牢地烙在战友们彼此的心间,怎会忘记?电话的两头有着说不完的话,不觉已通话半个多小时了。

李登元当即约请老班长来安徽淮北一聚,电话那头的老班长听到邀请,惊诧万分,语音有些吱唔,欲言又止,李登元虽然看不到电话那头的老班长面容,但从他的声调语气猜出了他有难处。李登元真诚地对老班长说,你尽管放心,我把火车票提前十天半月买好,你拿身份证去大田火车站直接取票。

我们这边有一帮战友都很想你,老班长左推右推也推不掉李登元的一片盛情和诚意,一股暖流涤荡温暖着柯祖松的心田,心中的难言之隐顿时全消。兴奋地连连说道太谢谢你啦!实在不好意思了,李登元打断他的话说道,千万别这样,联系到你是老天的眷顾,能相聚是一生之缘。

柯祖松接完电话,把战友邀请他去淮北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伴,老伴也高兴得落下泪来说道,你的战友这么好,咱家虽然穷点,你总不能空手去吧?老俩口商量来商量去,弄得一整夜都没睡好。

▲柯祖松送战友的手工拖鞋。

柯祖松心里盘算着,农村能拿出手的什么鸡啊鸭的,路途遥远,携带极不方便,唯有山里土特产笋干和香菇可带。淮北和上海战友至少也有八九个,每人准备一份,可翻箱倒柜,数量还是不足,又从左邻右舍借来一些。老伴也主动请缨,自告奋勇地说,我来给你战友每人手工做一双拖鞋,聊表一点心意吧。

说做就做,她不顾老眼昏花,日以继夜赶做了十多双,双双色彩艳丽,工艺精湛,九份礼品竟装了两大蛇皮袋包。

李登元与老班长通完电话,立即告诉女儿,在网上购买建福大田→上海,上海→淮北,淮北→福建大田往返三张卧铺票。

▲陈元靖柯祖松李登元在黄浦江边留影。

李登元算好日期提前从安徽淮北赶到上海,同上海的陈元靖、徐关通、薛岳云三位战友分成两组分别在上海站两个出口处接站。

柯祖松下了火车,急匆匆地随着人流走出上海站出口,站在出口旁边,目不转睛地搜寻着来接站的战友,不敢离开半步,唯恐错过接站的战友。出站的旅客前呼后拥,摩肩接踵,看得眼花,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出站的人越来越少。来来去去接站的人接走了亲人和朋友,只剩下柯祖松一人站在那儿四处张望着。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总以为柯班长是认识的人,也没做一块“接福建大田柯祖松战友”的牌子。竟然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李登元及上海战友看着出站的人群,迅速地离开了出站口,奔向自己要去的地方,左顾右盼也没有看到柯祖松的影子。柯祖松急了,来接站的四个战友也急了!

▲上海接到柯在车上留影。

正当焦虑万分,无计可施之时,李登元接到警察的电话,说出口处一个肩挑两只大蛇皮袋的老人正在等你呢!李登元恍然大悟,做梦都想不到,老班长近在咫尺,来回几趟,竟没看出那担着蛇皮袋的老人就是老班长。老班长也没有认出李登元,差点失之交臂。毕竟五十年没见过面了,变化太大啦。

李登元径直奔过去,先是一愣,立刻从他那张历经岁月沧桑的脸上认出了老班长原来的模样。一声“老班长”,紧紧拥抱着瘦弱的柯班长,本想有许许多多要说的话,此时一句也没说出来,只见二人泪水像喷涌的泉水夺眶而出!

其他三个战友闻讯也不约而同地奔向柯祖松。大家的手紧紧地拉在了一起。彼此询问着对方的身体、生活和家庭情况,激动得一边走一边聊起来。

▲在上海酒店五人留影。

战友们复员转业后各奔东西,许多战友失去了联系,见了面也互不认识了。回望当年军旅生活,恍如昨天,今天来接站的陈元靖是柯祖松退役后的工作班继任班长,徐关通、薛岳云是卫生队军医,转业后回到家乡上海松江区,听说共同战斗过的战友今天来沪,早早地从松江赶到火车站。

上海的三个战友强留柯祖松在沪多玩两天,吃住行一切由陈元靖安排,期间陪他的老班长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游览了外滩风光。

因前不久刚去过安徽淮北和战友聚过,陈元靖等三战友每人给柯祖松一个大红包,就不陪他去淮北了,这就是事先安排好没有直接去淮北而拐道上海的原因。陈元靖又给李登元一个大红包,让他把老班长陪好!

老班到淮北吃住行全由李登元安排。在淮北的卫生队老战友张志敏、徐长恕、王常友、胡学进、王朝德及特地从北京赶来的林玉祥隆重而热烈相聚锦江之星大酒店。

▲左李登元中柯祖松右陈元靖参观中共上海一大会址。

战友们收到了柯祖松送的土特产笋干香菇和手工拖鞋特别开心。深深切切地体会到,柯祖松不远万里带来的不是普通的土特产和手工艺品,而是一份厚重的战友情。古人语所说“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那能和一生不变战友情相提并论。

战友不管职务高低,不论贫富、不论兵龄长短,只要成为战友,就意味着生活又多了一种情愫,多了一份牵挂,情深义重不离不弃。

得知柯班长和林玉祥两位战友来到淮北市,原52团三营营长,烈山区检查院检查长李照玉,原52团机械连技师,杨庄煤矿中学工会主席张明光分别设宴招待了他们,林玉祥和淮北市一帮战友每人都送给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老班长一个红包。

淮北市是全國文明城市,淮海战役指挥部所在地。

李登元带着老战友们游览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地“隋唐运河古镇”,富含文化历史元素的五凤三阁、元辰殿、月老神庙及漕仓堰闸等标志景点景区,给战友们留下深刻印象。

▲宴会前师徒三人留影。

战友相聚淮北是短暂的,再续军旅情缘是长久的。

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前的那一刻,战友握手拥抱,依依不舍,直至火车徐徐离开奔远方。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不绝。老班长返乡后,李登元与他保持电话联系,不忍老班长抽着土烟叶和不足五元一包的香烟,每年春节都不忘给老班长寄上两条红黄“黄山牌”香烟两聊表一点心意,老班长很开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位古稀老人心中的月亮总是圆的。

编辑:毛 秘《白浪情》

举报/反馈

  • 白酒动态
  • 啤酒动态
  • 红酒动态
首页 |白酒招商 |啤酒招商 |葡萄酒招商 |养生酒招商 |特色酒招商 |OEM定制 |酒水供应 |品牌企业 |糖酒展会 |酒水资讯